应用与设计
热门标签
-
- 机器人-适用于机器人和伺服驱动器的三相 GaN 逆变器
- 课程时长:1:50
- 视频集数:1
- 标签: 机器人 伺服驱动器 GaN 逆变器 电流检测
- 此参考设计是基于 GaN 的 48V/15A 三相逆变器,在 80kHz PWM 下进行测试。GaN 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和伺服器制造商开始探索如何在电机驱动器中使用 GaN。通过集成驱动器,TI GaN 器件可实现更小的尺寸,同时不受寄生参数的影响。INA241 是 INA240 的下一代产品(高共模放大器),不但具有更好的失调电压和共模抑制比 (CMRR),而且具有“增强型 PWM 抑制”功能,可以实现更好的电流检测性能。
-
- 能源基础设施- 适用于 1500V 高压电池储能的可堆叠电池管理系统方案
- 课程时长:1:10
- 视频集数:1
- 标签: 能源 电池储能 电池管理 BMS ESS
- 该系统级高压电池储能解决方案展示了 TI BMS 技术如何使储能系统 (ESS) 更安全、更可靠且更高效。它包括用于电池电芯电压监测和均衡的电池监测单元 (BMU)、用于电池簇电流、电压和绝缘监测的高压监测单元 (HMU) 以及用于整个 BMS 解决方案系统控制的电池控制单元 (BCU)。
-
- 机器人-先进的 650V 三相 GaN 智能电源模块 (IPM) 可实现超过 99% 的效率
- 课程时长:2:41
- 视频集数:1
- 标签: 机器人 GaN 智能电源模块 IPM C2000
- 先进的 650V 三相 GaN 智能电源模块 (IPM) 可实现超过 99% 的效率。本视频展示的测试结果基于 TIDA-010273 参考设计,采用无传感器 FOC 算法通过 C2000™ MCU 或 MSPM0 控制三相 PMSM 电机。硬件、GUI 软件和固件均经过测试且随时可用,有助于加快开发,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
- 机器人-基于1000BASE-T1的实时以太网
- 课程时长:48
- 视频集数:1
- 标签: 机器人 以太网 处理器 AM24x 数据线供电
- 本演示是基于 1000Base-T1 的实时以太网。 单线对以太网的主要优势有:高带宽 (1GB),布线更少;电缆诊断功能(例如:SQI);数据线供电;通过现有处理器实现标准化连接 MII 和实时 MAC 外设;无需转换功能即可将数据传递到工厂车间。 基于 AM24x 或 64x Cortex® 的处理器,带来更强的计算能力、高速 IO和更高的安全性。
-
- 赋能新基建——TI 在充电桩应用中的明星方案
- 课程时长:54:49
- 视频集数:2
- 讲师:Yunjing Wang, Brian Wang
- 标签: 新基建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直流桩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可靠且高效的汽车充电桩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的关键应用。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带来的便利,充电桩的应用正在迅速增加,充电桩市场的蓬勃发展是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必然发展趋势。德州仪器提供广泛而先进的数字和模拟类产品和完整的充电桩解决方案,帮助您打造更快速,安全和智能的充电桩设计。 课程介绍: 1、直流/交流桩的主流拓扑和 TI 参考设计 2、直流桩电压电流采样方案和 TI 明星产品 3、适用于充电桩应用的 TI 明星产品,包括微控制器和模拟类产品
-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发展趋势及深度技术解析
- 课程时长:1:27:13
- 视频集数:3
- 标签: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模拟器件 电子座舱 EMC 电源管理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电子座舱,高清影音娱乐,360全景泊车等功能的实现。常见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挑战,包括EMC,启停,功能安全,高速音视频传输,散热等。TI 模拟器件的最新解决方案。
-
- 如何设计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储能系统
- 课程时长:39:20
- 视频集数:1
- 标签: 储能系统
- 本视频主要介绍如何借助 TI 丰富的模拟和嵌入式产品及全面的系统方案设计打造更高安全性、可靠性和更安全的储能系统。
-
- 汽车- 采用区域架构的软件定义车辆
- 课程时长:2:20
- 视频集数:1
- 标签: 汽车 区域架构 软件定义车辆 云连接 车辆架构
- 汽车行业正在向以软件为中心转型。为了实现软件定义车辆愿景,汽车制造商正在重塑车辆架构,将域架构转变为区域架构,从而通过无线更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功能、更好的车载体验和更高水平的便利性。要释放这些新架构的潜力,需要云连接和一致的软件基础设施。
-
- 变频降压型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课程时长:21:52
- 视频集数:2
- 讲师:Jason Yu
- 标签: 定频 变换器 电源设计研讨会 电源 非隔离式降压转换器
- 为了满足负载点应用的需要,选择用非隔离式降压转换器拓扑将配电电压减少到更低电平,这是一个比较易于实现的方法。降压拓扑比较简单,使用的组件相对较少,并且可针对多种应用进行配置。不过,选择用何种方法来控制转换器就不是那么的简单而直接了。这一主题在“选择正确的定频降压稳压器控制策略”之后,并且随着对恒定接通时间控制的讨论,以及不同版本DCAP架构的改进与提高,而转入可变频领域。我们会讨论每项技术的亮点和难点,并且选择给出设计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