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数转换器 (ADC)
最新课程
- TI 开源软件策略
- 密度加倍:利用 MagPack™ 技术重塑电源模块
- C29 DLT 外设概述
- 轻松实现开关电源转换器补偿
- 在机器人应用中利用毫米波技术
- 利用 TI 毫米波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应用
- 利用 TI 毫米波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
- CCS 和 C2000Ware 入门
- 介绍热门功率半导体
- 数字电源控制介绍
热门课程
2.3.2 交越失真实验软件设置
欢迎参加 TI 高精密实验室
关于交越失真的实验环节
下面进入参数设置
现在可以设置 PSI 了
首先输入的是幅度的峰峰值
和直流偏移电压
这个实验需要 2V 的峰峰值
和1.5V的偏移电压
然后点击更新来保存配置
最后点击使能打开 PSI 输出功能
使能成功会显示如图所示的颜色
关闭会显示红色
波形显示界面同样会显示
输出在 0.5V 到 2.5V 之间
点击采集按钮来读取 ADC
发现波形显示界面充满了采样点
这是因为时间轴没有设置成功
可以通过放大时间轴来观察这些信号
点击右键拖动
可时间放大
正弦波的幅度也充满了整个界面
这是因为默认显示方式为自动范围
将显示方式改为范围内显示波形
可以在满量程情况下观察采样到的波形
现在你可以看到
波形显示在 5V 满量程下
显示的波形幅度为 0.5V 到 2.5V
与 PSI 输出的波形控制一致
这样的显示方式非常有用
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电压在 3.8V 这个交越区的情况
下面将显示页面改为频谱分析界面
在频谱分析界面
我们可以看到 AC 指标中
非常重要的测量参数
像 SNR 和 THD
通常满量程的输入信号
可以得到更高的 SNR
但是在这个实验里面
我们用了 2V 的峰峰值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交越失真的情况
如果要得到最好的 SNR
我们需要用 5V 的峰峰值信号
频谱分析界面会显示基频底噪和谐波特性
也可以点击标记谐波按钮来放大谐波
现在可以看到被放大显示的谐波特性
谐波被标记为 H2 到 H10
分别为计算 THD 的二次到十次谐波分量
谐波分量也被列成了一个表格
以方便查看
点击这里可以最大化
或者最小化 PSI 控制面板
-
未学习 1.1 数据转换器介绍 - 直流参数
-
未学习 1.2 数据转换器介绍 - 交流和直流参数
-
未学习 2.1 数据转换器介绍 - SAR型ADC输入类型
-
未学习 2.2.1 单端驱动电路分析
-
未学习 2.2.2 反向配置与轨对轨放大器的交越失真
-
未学习 2.3.1 交越失真实验所需硬件软件
-
未学习 2.3.2 交越失真实验软件设置
-
未学习 2.3.3 交越失真实验结果
-
未学习 2.4.1 仪表放大器输入范围计算
-
未学习 2.4.2 使用软件验证仪表放大器输入共模范围
-
未学习 2.5.1 全差分放大器及失真
-
未学习 2.5.2 全差分驱动电路设计
-
未学习 3.1 误差分析背后的统计学知识
-
未学习 3.2 理解与校准ADC系统的偏移和增益误差
-
未学习 3.3 使用蒙特卡罗SPICE工具进行误差统计分析
-
未学习 4.1 计算ADC系统的总噪声
-
未学习 4.2 动手实验-ADC噪声
-
未学习 4.3 ADC 系统中的噪声
-
未学习 4.4 ADC 噪声测量、方法和参数
-
未学习 4.5 低速 Δ-Σ ADC 的系统噪声性能
-
未学习 4.6 分析和计算 ADC 系统中的噪声带宽——多级滤波器
-
未学习 4.7 分析和计算 ADC 系统中的噪声带宽——数字滤波器
-
未学习 4.8 增益对噪声、ADC FSR 和动态范围的影响
-
未学习 4.9 计算放大器 + ADC 总噪声:设计示例
-
未学习 4.10 ADC 系统中的参考噪声简介
-
未学习 4.11 参考噪声对信号链性能的影响
-
未学习 4.12 降低参考噪声
-
未学习 5.1 频域介绍
-
未学习 5.2 快速傅立叶变换及加窗函数
-
未学习 5.3 改善频率指标的方法:相干采样及滤波
-
未学习 5.4 混叠及抗混叠滤波器
-
未学习 5.5 实验 - 混叠和抗混叠滤波器
-
未学习 6.1 SAR ADC及其器件选型
-
未学习 6.2 驱动放大器的选型和验证
-
未学习 6.3 建立SAR ADC的仿真模型
-
未学习 6.4 如何计算RC滤波器的值
-
未学习 6.5 最终的仿真验证
-
未学习 6.6 滤波器RC选型的理论计算方法
-
未学习 6.7 R-C组件选择背后的数学
-
未学习 7.1 电压基准概述
-
未学习 7.2 参考驱动器拓扑概述
-
未学习 7.3 了解SAR参考输入模型
-
未学习 7.4 开发SAR输入参考模型
-
未学习 7.5 驱动参考实验
-
未学习 7.6 ADC:SAR 基准输入 - CDAC
-
未学习 8.1 SAR ADC功率调节
-
未学习 8.2 动手实验 - 系统功率调节
-
未学习 9.1 EOS和ESD
-
未学习 9.3 向TINA 导入二极管PSpice模型
-
未学习 9.4 通过高压放大器保护低压ADC
-
未学习 9.5 保护低压ADC-改进的解决方案
-
未学习 9.6 用TVS二极管保护ADC
-
未学习 9.7 用TVS二极管保护ADC –改进的解决方案
-
未学习 10.1 了解和比较高速模数(ADC)和数模转换器(DAC)转换器架构
-
未学习 10.2 抖动对高速模数转换器(ADC)信噪比(SNR)的影响
-
未学习 10.3了解高速数据转换器中的信噪比(SNR)和噪声频谱密度(NSD)
-
未学习 10.4 带宽与频率 - 子采样概念
-
未学习 10.5 高速数据转换器中的采样率与数据速率,抽取(DDC)和插值(DUC)概念
-
未学习 10.6 频率和采样率规划:了解高速ADC中的采样,奈奎斯特区,谐波和杂散性能
-
未学习 10.7 高速数据转换器信号处理:真实和复杂的调制
-
未学习 (中文)11.1 ADC 系统中的噪声
-
未学习 (中文)11.3 ADC 噪声测量、方法和参数
-
未学习 (中文)11.4 低速 Δ-Σ ADC 的系统噪声性能
-
未学习 (中文)11.5 分析和计算 ADC 系统中的噪声带宽——多级滤波器
-
未学习 (中文)11.6 分析和计算 ADC 系统中的噪声带宽——数字滤波器
-
未学习 (中文)11.7 增益对噪声、ADC FSR 和动态范围的影响
-
未学习 (中文)11.8 计算放大器 + ADC 总噪声:设计示例
-
未学习 (中文)11.9 ADC 系统中的参考噪声简介
-
未学习 (中文)11.10 参考噪声对信号链性能的影响
-
未学习 (中文)11.11 降低参考噪声
-
未学习 动手实验:放大器稳定和电荷桶滤波器设计
-
未学习 无需放大器即可驱动 SAR ADC
-
未学习 外部EOS保护装置
-
未学习 (中文)5.5 实验 - 混叠和抗混叠滤波器
-
未学习 (中文)6.7 R-C组件选择背后的数学
-
未学习 (中文)7.1 电压基准概述
-
未学习 (中文)7.3 SAR 基准输入 - CDAC
-
未学习 (中文)7.4 了解SAR参考输入模型
-
未学习 (中文)7.5 开发SAR输入参考模型
-
未学习 (中文)7.6 驱动参考实验
-
未学习 (中文)8.1 SAR ADC功率调节
-
未学习 (中文)8.2 动手实验 - 系统功率调节
-
未学习 (中文)9.1 EOS和ESD
-
未学习 (中文)9.3 向TINA 导入二极管PSpice模型
-
未学习 (中文)9.4 通过高压放大器保护低压ADC
-
未学习 (中文)9.5 保护低压ADC-改进的解决方案
-
未学习 (中文)9.6 用TVS二极管保护ADC
-
未学习 (中文)9.7 用TVS二极管保护ADC –改进的解决方案
-
未学习 (中文)10.1 了解和比较高速模数(ADC)和数模转换器(DAC)转换器架构
-
未学习 (中文)10.2 抖动对高速模数转换器(ADC)信噪比(SNR)的影响
-
未学习 (中文)10.3 了解高速数据转换器中的信噪比(SNR)和噪声频谱密度(NSD)
-
未学习 (中文)10.4 带宽与频率 - 子采样概念
-
未学习 (中文)10.5 高速数据转换器中的采样率与数据速率,抽取(DDC)和插值(DUC)概念
-
未学习 (中文)10.6 频率和采样率规划:了解高速ADC中的采样,奈奎斯特区,谐波和杂散性能
-
未学习 (中文)10.7 高速数据转换器信号处理:真实和复杂的调制
-
未学习 (中文)了解 ADC 系统中的电源噪声
-
未学习 (中文)时钟噪声如何影响精密 ADC 测量
-
未学习 (中文)电源噪声降低技术